
关键词:城市风貌亮点一:划定八类特色风貌分区强调城市风貌和自然生态本底协调呼应、和谐统一,划定三山五园历史人文风貌区、西长安街政务文化风貌区、中心城地区创新核心风貌区、中心城地区创新拓展风貌区、北部创新生态风貌区、近山生态宜居风貌区、北部滨水本底风貌区、北部浅山本底风貌区等八个特色风貌分区。
《通告》重申了去年两局发布的《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》。《通告》一经出台,国内电子烟市场的大品牌都在第一时间公开声明表态,坚决支持并执行电子烟网上禁售决定,全面付诸行动,停止线上平台销售和任何形式的网络广告发布。然而,电子烟网络禁售令出台几日后,多家电商平台并未受多大影响,多个品牌的电子烟继续销售,且双11有关促销活动仍旧按部就班进行。还有一些商家持观望态度,并未有实际改观。这个电子烟禁售令的执行到底“卡”在哪儿了?
在已经安排使用的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中,用于铁路、公路、棚改、科教文卫等稳投资、补短板领域资金投入约62%,积极带动有效投资扩大,发挥对民间投资的撬动作用。按照要求,今年限额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确保9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,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上。媒体梳理发现,目前北京、广东、辽宁、河南、四川等20多个地区的全年新增限额已使用完毕。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:
长期以来,中国城市规划政策的指导思想是“控制大城市人口、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、区域均衡发展”,因此,政策经常通过减少土地供应来控制大城市规模,同时,增加中小城市土地供应。但事与愿违,过去几十年,人口不断往大都市圈迁移,而土地供给错配,人地分离,造成了一二线高房价、三四线高库存。什么是驱动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?国际上人口迁移的基本规律是什么?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合理形态是什么?
为什么地方政府热衷于经营城市、对调控房价不积极?在房地产的盛宴里,谁切得了最大的蛋糕?利益结构决定博弈结构和行为模式。我们在第十章《谁是房地产盛宴的受益者:房价构成分析》(任泽平、宋双杰)中,透过房价构成,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利益主体、激励机制以及各自的行为模式,这有助于判断房市的博弈结构和趋势。研究发现:1)地方政府是最大受益者,政府所得占房价的6成左右,占比高。从宏观层面看,2014年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占房地产销售额的85.8%;从中观城市看,2015年土地出让金和税收占房价的56.8%;从微观上市企业看,2015年土地转让金和税收占房价的56%。2)从宏观层面看,1999-2015年,国有土地出让金从514亿激增至3.25万亿,增长63.3倍,占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的比例从9.2%增加至39.2%。2004-2014年,5个房地产特有税种税收合计从1207亿元飙升至1.38万亿,十年间增长11倍,占地方财政本级收入之比也从10.16%上升至18.21%。2004-2014年,6个房地产业相关的税种税收合计从1028亿元上升到7294亿元,增长7倍。2014年6种税种税收合计占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的比重为9.61%。地价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商品房销售额已达8成。3)从中观城市看,主要是土地价格推动房价上涨,各地方建安成本差异不大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,土地价格显著影响房价。4)从微观企业看,房企净利占营收比重低且在下降,土地成本持续攀升。拿地成本占房价4成以上,税收占比约13%,政府这两项收入之和占房价的6成左右。5)受益于土地财政,地方政府是房价上涨的最大受益者,占6-8成;由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,天然追求土地出让收入最大化;客观看待过去几十年土地财政为中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贡献,但也要正视地价推高房价、拉大财富差距等负面作用;土地财政难以持续,出路在于建立房产税、消费税、个人所得税等地方主体税,这涉及深层次的经济乃至政治改革,不动产实名制和金融实名制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础。
潘功胜称,今年以来,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,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,供求结构和企业效益不断改善,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。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,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,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,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更有效率、更有质量和更加可持续。所以,中国债券市场的持续发展具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的基础。